从中国围棋零五后后继无人说到“协会的责任”
作者:新浪体育综合文章来源:新浪体育综合发布日期:2021-02-07 07:45:38
据 职业陶老师 公众号报道。
看到说中国围棋零零后后继无人,是这样吗?先看图。
九零后的十三位世界冠军+豹子头陈耀烨与新锐棋手的等级分递进图
可以看出世冠们定段5年后就迈入一线棋手行列,7年成为冠军级棋手,到10年就属于稳定期了。柯洁可谓是“大器晚成”,定段1、3、5年时等级分几乎均是最低的,5-7年时有了大爆发。
从定段年龄来看,“世冠区”比下面的“新锐区”小了近一岁,这是定段赛政策的缘故(从2011年开始取消低龄录取政策,2012年开始变成U25)。实际上就定段初期的表现来说,99后新锐对比他们的前辈不遑多让。
新锐领军者的战绩谈不上“后继无人”,只是前几人的年龄段与申真谞重合,使人感觉不够给力。笔者赞成其他棋友说的因为中国“厚度”而导致新锐排名不够高。其实对于一流棋手来说,等级分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棋手也会更看重国际比赛成绩。世界大赛免选名额国家队内部有一套积分算法,相比很多韩国新锐,比赛机会还是少了些。像谢科等在近期的世界大赛上已经有了突破。相信过些年足矣扛旗。
倒是新锐区后半段确实有些“后继无人”。为了对应世冠区的14人,新锐区也选了14人,但王星昊之后的人选令人为难。虽然他们都刚定段没几年,还没到出成绩的时候,不过几位低龄定段的零五后年轻棋手表现并不算好。
名字是当年定段男棋手里,截止2020.12.31时等级分排名前三
眼光放大到整个定段年,近几年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字。之前的“中国厚度”“一冠群”,是在北京道场黄金期磨练出的一大批优秀棋手,但随着道场模式的改变,未来的生态也会发生些变化吧!
各地围棋普及培训机构的名称五花八门,有XX棋院(理论上叫棋院应该有地区性的“官方背景”,很多地方管的不严,这么挂没人管)、XX围棋(教室)、还有叫XX道场的。在笔者的概念里叫道场应该是主攻“专业级”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冲段少年”的聚集地。笔者在定段二十年中写道
“本来21世纪头十年北京各大道场还拼个不可开交,当时出现了你抢人才我挖墙脚的情况。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了个釜底抽薪,不记成本要成绩,这简直是降维打击。北京道场的生存空间一下被挤压得够呛,还好围棋普及的市场也被铺开了”
中国的道场从一开始就是商业化模式,而杭棋每年投入在定段与低段职业棋手上的费用是远超“市场”本身的。现在除了杭棋之外只有北京葛道还在做成规模的冲段级长训班,其余像聂道丁道等暂时已经不做这方面了。杭棋大概维持了百人左右的“冲段班”,再加上葛道,全日制训练的冲段少年数量比十余年前缩水了不少。当初不少7-8岁的围棋少年举全家之力送往北京冲段,才造就了之前的厚度。
不是说道场春秋就合理,彼时就有很多评论说小孩子从小停学冲段是不理智的,关于冲段少年“血泪篇”的报道也不少。杭棋现在给了很多补贴,从训练住宿费用上看是极大的缓解了冲段少年家庭的经济压力。而且还有定段优先签约的政策,给新入段的签约棋手几年蛮高的年薪(其他队很少有新入段棋手能领到不低工资的),在这方面也是做足了工夫。但就今年(2020)来看连杭棋读训班的生源也不理想,有疫情因素、有各地兴起的集训队的因素、也有冲段吸引力持续降低的因素。
只是部分省级集训队的资料,另有些市级的,个别地方棋院也会搞半日制集训。如果是免费或明显低于市场价,基本有当地棋协补贴或企业赞助。在杭棋跟各地集训队的夹击下,葛道冲段能坚持办也很不容易了。
近期像低段棋手全年无比赛下、围甲欠薪等新闻频出(其实问题一直都有),不知道会不会进一步削弱冲段少年的积极性。之前笔者在某群看到有人说“现在有实力的冲段少年最好先别定段,反正刚入段也没棋下,还不如跟业余天王们多练练,比赛多还有奖金,对手档次也不低”。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一时竟然觉得有些道理。
笔者平时聊天经常跟家长说围棋这条路不好走,如果下定决心去冲段要考虑清楚。之前的文章也提过现在冲段“性价比”低了,但不是指围棋这条路是“绝路”。现在走什么路又容易呢?有次跟现在已经算是“冲段少年”的学生家长说起,他说“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是很愉悦的”,我默然。
都说围棋这条路太“窄”,这个当然得承认。之前做统计近二十年男子职业棋手,最让我惊讶的是脱圈比例之低。定段二十年“大数据”,冲段成功的少年们今何在? 其实定段后去读过大学的很多,这28位读书中只是当前在读。但目前不做围棋相关工作算“脱圈”的很少。如果把定段理解成围棋大学毕业,走“对口”工作的比例真是很高。这事情有两面性,既可以认为围棋市场足够大,大家都可以在这行业里混、也可认为打小冲段的职业棋手们很难去适应别的行业。还有就是行业内部确实窄,不下棋了基本就是教棋(开棋社),可以说围棋产业化,就只发展了围棋培训这一点。其余像围棋媒体、围棋解说、围棋文化或者赛事组织等没有(无法?)形成产业。
统计到了约85%符合条件的棋手,其余人脱圈比例应该更大些,但整体比例仍然很低。
冲段总会有人冲的,天才也不会被环境所左右。但会不会再有之前的“厚度”就难讲了。我预测未来边读书边冲段的人数会增多,冲段少年的整体实力可能会继续下降吧!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业棋手投身围棋培训。笔者并不了解日韩围棋普及培训的发展,但在中国感觉是挺“跨界”的,是超过围棋拥有的涵义的。不过这样也罢,至少现在职业棋手如果去教学还是不愁下家。以后围棋培训的发展可能是有资源的大型连锁与强师资的小型机构并存。
实际上围棋行业的持续、有厚度的发展明显也不该光靠顶层的成绩去推动。笔者写了好几篇文章,除了职业体系生态的问题,一直强调中国围棋协会“官方”该搭建一个“爱好者共同体”平台。尽量吸引全体爱好者注册,有个会员认证,然后推进各级业余赛事。当然这个需要、省、市、县各级一起推动,现在中国围棋协会也在搞各级协会的推进。但让笔者疑虑的是他们究竟会不会做爱好者这方面的工作(真正当成主要工作),这个是很费精力的。很明显,这方面不如培训体系(升级升段赛为主)有利益性,做成人的肯定不能去收一级级的报名费与证书费。如果你经常上弈客(弈客少儿系)、本站棋牌(弈招)、野狐(腾讯少儿)、弈城(爱思通)等网站,会发现近几年各地少儿培训的(推广)文章多了不少,围棋现在产业化堆积在培训上肯定不是最理想的,对行业未来各方面发展都会有影响。
之前发了围棋,困在段位里后,有棋友留言说职业段位制度太落后,早该取消了。笔者认为直接一刀切明显不现实,你可以不管日韩那边的方法,但业余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积分体系,到时候比赛资格怎么算?相比开放业余赛给职业棋手,还是不如先建立合适的职业低段比赛,等业余的积分体系能完善了,怎么操作也是水到渠成了。
引用2019年底中国围棋协会发布的“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2020版(试行)”
中国围棋协会实体化后投资(合股)了几家公司,主要是赛事运营,平台搭建。
中围协之前也挨了棋迷不少批,如图所示,中围协在实体化后现在推出了一体化的智能考试平台。先不论这个体系是否合理?但至少这方面是有动作的。但我真心不希望只是一个“少儿升级升段赛平台”。业余赛事,是各地协会在办。棋迷都希望能建立更全面的赛事与活动体系(不要光有主要面向业余强豪的全国大赛,跟培训产业挂钩的升级升段赛),就像西方足球强国一样,层层递进的联赛体系,连小镇都有足球队。但一定要拿围棋跟足篮球或电竞(很多棋迷讨论围棋赛事喜欢拿电竞对比)比,不现实,也不科学。
笔者认同围棋是个小众项目,就行业性来讲很单薄,但就项目来讲,围棋就在那里,等着每个爱好者能多多参与。
相关搜索
- 百度搜索:从中国围棋零五后后继无人说到“协会的责任”
- 360搜索:从中国围棋零五后后继无人说到“协会的责任”
- 搜狗搜索:从中国围棋零五后后继无人说到“协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