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吉雅:让蒙古象棋的迷人魅力永久流传

作者:张欣谊文章来源:新浪体育综合发布日期:2020-04-19 17:54:47

文章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为了几枚小小的棋子,几十余载不离不弃,几乎花光所有的积蓄……在别人眼中,他走火入魔了。

而他本人更说过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能让这个古老的文化发展下去,无论什么,一切都值得!”

语出惊人的他叫塞音吉雅。他说,为了传统文化,即使倾家荡产也无所畏惧。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早在北方草原契丹王朝时就有关于蒙古象棋游戏的记载。蒙古象棋的棋盘与国际象棋一样,正方形,纵横九线,六十四格,棋各十六枚,棋局无河界,满局可行,象征着游牧民族随水草迁移放牧的生活习性。

在塞音吉雅老人屋子里,笔者第一次看到蒙古象棋,就被它有趣的造型所吸引,人、狮子、狗、骆驼、马,还有勒勒车,所有的一切都整齐地排列在一个64格的棋盘上,这棋盘仿佛是一片“浓缩的草原”,一排排蒙古象棋,仿佛被赋予生命一般,将你带入辽阔的草原,流连草原之中,博弈之间,一个个生命在棋盘上跳跃着……

各式各样的蒙古象棋,每个造型都倾注了塞音吉雅老人全部心血。老人告诉笔者,由于各地区所处自然环境不同,所生长的动植物不同,制作蒙古象棋的材料及造型创作也会有所差异。这些棋子造型倾注了人与动物、自然的特殊感情,充满了草原人民的生活情感。棋子的制作是模仿自然,但并不是真正去刻画自然的表面形式,而是体会自然的精神,然后将自己的精神、情绪、意志贯注到棋子的雕刻当中。将雕刻品精神化,也是蒙古象棋成为艺术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蒙古象棋的材质来看,有石头、骨头、木头、玉、玛瑙、铜等,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木质雕刻。从蒙古象棋的雕刻手法来看,蒙古象棋继承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圆雕、浮雕、线刻相结合的特点,简洁、凝练地体现在每个棋子当中。”塞音吉雅老人说,蒙古象棋的纹样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文化特征,无论是动物纹,还是植物纹,都反映出了蒙古族独特的审美趣味。将动物毛发图案化处理是雕刻本身装饰的一大特点,这些纹样为原本单调、缺乏艺术性的雕刻增添不少色彩,逐渐形成了粗犷质朴的北方风格。

无论是实用价值还是审美价值,蒙古象棋都散发着新时代的独特魅力。它包含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游戏,而更多地反映了蒙古族生活的文化哲理。除了描绘出草原游牧生活的场景,蒙古象棋还把北方民族的经济、军事、文化等元素展示在了博弈舞台上,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正是如此单纯的艺术再现,成就了蒙古象棋永不衰退的历史传奇。

如今,蒙古象棋已是草原盛世那达慕大会的常规比赛项目,也时常作为民族手工艺品参加展览,内蒙古蒙古象棋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多场大大小小的比赛,喜欢蒙古象棋的人也越来越多。

“1982年,我在博物馆里见到了真正的蒙古象棋。蒙古象棋里只有‘官’也就是‘王’,只有这枚棋子有人的形象,其他棋子都是各种动物。木雕的棋子惟妙惟肖,狮将和虎将凛然立于各自的‘官’旁边,骆驼和牛车严阵以待,小兵也摩拳擦掌。当时我久久驻足徘徊在展示柜前,被这副年代久远的蒙古象棋深深地吸引着。离开时,我就在心中暗暗立誓:一定要为蒙古象棋正名,并把这门古老的棋艺传承下去。”塞音吉雅回忆道。

塞音吉雅老人笑着告诉笔者,2004年,他走遍了鄂尔多斯市42所蒙古族中小学和幼儿园,为每一所学校提供了1个蒙古象棋教学板、20本教科书、20副蒙古象棋,每所中学的棋术老师还额外赠予一副金属制作的蒙古象棋。从2005年开始,他就成为全职的蒙古象棋推广者,全身心投入到蒙古象棋教学中。

“我觉得把民族传统文化带进校园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蒙古族先民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几乎玩儿了一辈子蒙古象棋,现在希望在孩子们身上继续传承下去,逐渐让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回归生活,让它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艺术作品,丰富蒙古象棋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蒙古象棋的独特魅力。”塞音吉雅老人坚定地说。

塞音吉雅老人的故事还在继续,蒙古象棋的故事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塞音吉雅老人仍旧心怀着对蒙古象棋未来无限的美好憧憬一路前行。(张欣谊)

标签: 象棋 蒙古 塞音吉雅

分享按钮